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教师关注>>正文
关于开展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成效评价与建设计划制定工作的通知
2023-06-09 14:34 教务处 

 

 

各本科教学单位:

为加强我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强化一流课程建设管理与示范引领作用,按照《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决定开展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成效评价与建设计划制定工作。

一、工作目标

加强对各级各类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质量监控和过程管理,切实发挥各级各类一流本科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课堂教学革命,持续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原则

(一)分类指导、分类建设。按照线上课程、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社会实践课程五类课程进行分类评价、分类指导和分类建设。

(二)指标引领、对标建设。按照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认定办法》和两性一度建设要求,依据国家一流课程建设指标体系,对标对表加强建设。

(三)课程核心、系统建设。以一流课程建设为牵引,带动教材、教师队伍、实践教学建设,优化重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走深走实。

(四)持续改进、评建结合。坚持质量评价、建设指导、遴选培育相结合,加强结果反馈、预警、运用,加强优质资源共享,持续完善一流课程建设的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

三、建设成效评价工作内容

(一)评价范围

面向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首批、第二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开展建设成效评价。已进入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公示名单的课程须参加成效评价(具体名单见附件1

(二)评价内容

以一流本科课程评审指标为基础,坚持两性一度的建设标准,根据一流本科课程认定五年建设规划,对课程认定以来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挑战度、课程考核考试评价等方面的改革与持续建设情况进行评价。基本要求如下:

1.提高高阶性。课程目标坚持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课程内容强调广度和深度,突破习惯性认知模式,培养学生深度分析、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2.突出创新性。教学内容体现前沿性与时代性,及时将学术研究、科技发展前沿成果引入课程。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与互动性,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

3.增加挑战度。课程设计增加研究性、创新性、综合性内容,加大学生学习投入,科学增负”,让学生体验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学习挑战。严格考核考试评价,增强学生经过刻苦学习收获能力和素质提高的成就感。

(三)工作流程与方式

1.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1)课程团队填写《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情况表》(附件2)并按照要求提供相关佐证材料,同时准备15分钟的课程建设情况汇报文字材料及PPT

2)学校组织专家组对课程建设情况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统一报省教育厅;

3)省教育厅统一组建专家组分类开展成效评价,成效评价采取观摩展示的形式,通过线上直播方式面向已获批第二批课程和第三批拟申报课程教师开放,专家组在听取介绍后进行15 分钟的问询,结合申报材料和现场展示情况给定评价结果。

2.首批、第二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1)课程团队填写《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情况表》(附件2)并按照要求提供相关佐证材料,同时准备15分钟的课程建设情况汇报文字材料及PPT

2)学校组织专家组对课程建设情况进行成效评价。成效评价采取现场答辩的形式,专家组在听取介绍后进行现场问询,结合申报材料和现场展示情况给定评价结果;

3)按照省教育厅要求,答辩过程需全程录像,省教育厅将对课程建设成效材料及答辩情况进行抽检。

(四)结果运用

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预警3个等级。对未能达到持续更新完善要求、出现严重质量问题、课程团队成员出现师德师风等问题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省教育厅根据实际情况将结果上报教育部。对出现同样问题的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将予以预警直至取消称号,并缩减学校下一年度申报名额。

(五)材料内容及提交要求

课程团队按照省教育厅通知要求认真填报《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情况表》(附件2),准备课程建设佐证材料(所有材料合成为一份,含材料目录及具体佐证材料),提交签字盖章版PDF格式建设表、佐证材料PDF格式文件及答辩用PPT

四、“建设计划制定”工作安排

(一)建设范围

面向已公示的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启动未来五年国家级建设计划,形成五年建设计划书,明确建设任务和预期成果(具体名单见附件3)。

(二)工作流程

1.课程团队按照课程持续建设要求,完善、细化五年建设计划,填报《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计划书》(附件4

2.学校组织专家组对课程建设计划进行审核,视情况开展建设计划答辩等论证工作。

3.省教育厅将对课程建设计划相关材料和论证结论进行抽检。

(三)材料内容与提交要求

提交签字盖章版PDF格式《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计划书》。

五、工作要求

(一)各相关教学单位要高度认识一流课程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发挥各级各类一流课程的引领示范作用,将一流课程建设理念和要求与本单位教育教学工作有机融合,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走深走实,注重课程建设与应用成效,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二)各级各类一流课程负责人及团队教师要高度重视此次建设成效评价及建设规划制定工作,进一步总结和凝练过去几年金课建设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设计划,通过持续改进和建设,切实提升课程的应用成效,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提升课堂“两性一度”,完善学习评价与考核机制,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

(三)教学单位和课程团队要按照学校相关要求,认真组织完成各项材料填报准备工作,严格遵守学术规范,确保相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按时提交相关材料并参加省教育厅、学校组织的教学观摩展示及专家问询答辩,充分展示课程建设成果及课程团队教学水平。专家组问询与答辩时间另行通知。

四)请课程团队于2023623日前提交相关材料的盖章签字版PDF文档及佐证材料PDF版,发送至教务处教学信息化支持中心田瑜辉老师处,邮箱:tianyuhui@hlju.edu.cn 电话:86608133

 

教务处     

202369

附件【附件1-6.zip已下载
打印    收藏
上一条:关于开展黑龙江大学2023年校级一流本科...
下一条:关于开展黑龙江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申...
关闭窗口
 
教学要闻
· 我校参加黑龙江省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
· 喜报:我校教师在第十二届黑龙江省高...
· 学风建设年|我校举办“递进式融入的人...
· 北京超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史超一行...
· 学风建设年|我校举办“科学发声 魅力...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
· 张起翔到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
· 我校召开2025年高考评卷工作动员暨培...
规章制度
· 黑龙江大学选派教师国内进修、企业实...
· 黑龙江大学教学专项奖励条例 (修订)
· 黑龙江大学教师资格条例 (修订)
· ​黑龙江大学师资培训条例 (修订)
· 黑龙江大学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

总体策划与设计:秦川丽、王冰、田瑜辉等
系统管理:教务处教学信息化支持中心  联系电话:0451-86608133 

版权所有:黑龙江大学教务处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