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为了总结展示我校教材建设取得的建设成果,表彰奖励优秀教材和对教材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带动我校教材质量水平整体提升,学校现组织开展校级优秀教材评选暨国家级、省级优秀教材遴选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奖项设置
优秀教材每四年评选一次,一般安排在省级优秀教材评选之前进行。优秀教材分为一等奖和二等奖,由学校颁发获奖证书,学校将从中择优推荐参加国家级、省级优秀教材的评选。
二、评选范围
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版权页的出版日期为准)国内初版、修订或重印,正在我国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含科研院所)本科和研究生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具有国际标准书号(ISBN)的教材。包括纸质教材、纸质教材+数字资源、数字教材等。参评教材须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等国家现行教材政策及管理规范。
2.各类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学术专著、教学参考书、教辅用书、培训类教材,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版教材翻译的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引进的境外教材(含翻译教材),与教材配套的图册和活动手册等不参加本次评选。
3.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以下简称马工程重点教材)首席专家或主编的人员主编的、与马工程重点教材名称或内容基本相同的教材不参加本次评选。
4.按照《国家教材委员会关于开展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工作的通知》(国教材〔2025〕2号)文件要求,曾以教学或科研成果等形式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教材,以及获得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且未改版的教材不参加本次国家级教材奖评选;获得首届省级优秀教材可按照本次通知要求提交材料,参与国家级优秀教材遴选;获得首届校级优秀教材可按照本次通知要求提交材料,参与国家级、省级优秀教材遴选。
三、参评条件
1.方向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立场,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教材始终,坚守意识形态阵地,体现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培养学生始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
2.继承创新。体现中国教材建设的特色实践和规律性认识,积极推进改革创新,有利于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有利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有利于增强中国教材国际影响力,有利于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打造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鼓励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和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方面具有创新性突破的教材、战略性新兴领域教材、冷门绝学教材以及在某学科(专业)领域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教材参评。
3.科学严谨。适应科技创新、社会发展、产业变革和人才培养要求,充分反映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准确阐述本学科(专业)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结构设计合理,选材恰当准确,内容编排科学,文字准确流畅,图片精准适配,及时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修订完善。
4.设计美观。封面和插图彰显立德树人导向,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和中国艺术风格,符合大众审美习惯,反映学科特点,图文相融、美观精致、积极向上;版式设计专业,装帧印刷美观,合理有效降低印刷成本,绿色环保。
5.适教利学。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适应高等教育学生认知特点,将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6.使用效果显著。教材配套资源丰富,使用监测、培训等保障措施到位。使用评价好、师生认可度高,有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原则上应经过2年以上(含2年)教育教学实践检验(不同版次的同一种教材使用时间可累计计算)。
7.社会形象好。教材具有良好的社会评价,编写人员无违法违纪记录或违反师德师风问题。
8.已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含公示阶段)、省级规划教材,获得省级或高校教材建设相关奖项的教材,学校在推荐国家级、省级教材优秀教材时优先考虑。
四、申报方式和要求
1.教材作者自愿申报,教师向学校提交申报材料,学校成立评审委员会,负责校级优秀教材评选和国家级、省级优秀教材遴选推荐工作。
2.本次申报可选择“单本”或“全册”两种申报类型,不受理系列教材申报。全册教材(相同书名的上下册、1—N册)可选择“全册”申报类型,也可选择“单本”申报类型。若选择“全册”类型申报,须所有单册全部符合申报和质量要求,且为同一主编,申报时占用一个名额。选择“全册”类型申报的教材,若“单本”教材未达到入选标准,则“全册”不能入选。
3.同一主编、副主编或第一作者编写的名称或内容基本相同的教材只能申报一项。对于同时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或研究生教育的教材,须择一申报,不得重复申报。
4.马工程重点教材不占用各学校推荐名额,不参与省级教材评选,由出版单位、编写单位会同第一首席专家(第一主编)直接向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全国评审委员会提交申报材料。
五、材料要求
(一)推荐表及附件材料
1.未获评首届校级优秀教材的申报人,提交《黑龙江大学优秀教材申报推荐评审表》及其附件材料(附件1)扫描版本(合并为一份PDF格式文件),电子文档名称为“推荐表-申报人姓名”;要求全体作者及推荐单位领导签名,可电子签名或纸质文档签名后扫描。
2.已获得首届校级优秀教材的申报人,提交《黑龙江省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申报推荐评审表》及其附件材料(附件2)扫描版本(合并为一份PDF格式文件),电子文档名称为“推荐表-申报人姓名”;要求全体作者签名,可电子签名或纸质文档签名后扫描,推荐单位意见无需签字盖章。
3.已获得首届省级优秀教材的申报人,提交《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申报推荐评审表》及其附件材料(附件3)扫描版本(合并为一份PDF格式文件),电子文档名称为“推荐表-申报人姓名”;要求全体作者签名,可电子签名或纸质文档签名后扫描,推荐单位意见无需签字盖章。
(二)汇总表
申报人填写《黑龙江大学校级优秀教材暨国家级、省级优秀教材评选汇总表》(附件4),电子文档名称为“汇总表-申报人姓名”。
(三)教材
1.纸质版教材需提供最新版次印次的样书1本或PDF电子版(从封面到封底的完整版本)。
2.数字教材须提供全部教材内容电子版或填写能够查看全部教材内容的链接地址、账号。
3.纸质教材附带数字资源的,须提供纸质教材或教材PDF电子版,以及全部数字资源电子版或能够查看全部数字资源内容的链接地址、账号。
六、提交时间
材料接收截止时间:2025年7月2日
申报书(含附件)、汇总表及教材电子文档,可压缩打包以学院-申报人姓名命名文件,发送至2004161@hlju.edu.cn,电子文档也可提交光盘或现场拷贝(主楼C304室)。
联系人:徐苗苗、胡睿滢,联系电话:86608480。
七、其他要求
1.国家教材委已经启动第二届国家级优秀教材奖评选,按照教育部工作安排,6月30日后方给各个省分配推荐名额,学校将在省教育厅下达申报限额后确定推荐国家级、省级教材名单。
2.鉴于国家级、省级优秀教材材料准备和提交时间紧张,建议具备申报条件的申报人提前联系出版社,提前准备纸质教材最新印次的PDF电子版(从封面到封底的完整版本);数字教材须提供全部教材内容电子版或填写能够查看全部教材内容的链接地址、账号;纸质教材附带数字资源的,须提供纸质教材最新印次的PDF电子版,以及全部数字资源电子版或能够查看全部数字资源内容的链接地址、账号。
教务处
研究生院
2025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