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辅修、微专业>>正文
【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0-12-01 09:16  


一、基本信息

1.专业代码:030201W 专业名称: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 招生时间:2020

2.学科门类:法学 专业分类:文科应用类 所属学院:政府管理学院

3.学制:一年

二、概述

政治学系始建于1999年,2000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3年获得了“政治学理论(含国际政治理论)”的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又获得了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是黑龙江省第一家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政治学系共有三个教研室(国际政治、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分别承担三个专业方向的本科和硕士教学工作,同时也是三个专业分工明确的研究团队。政治学系15位教师均为博士研究生,是一支年龄、学缘结构合理、优势互补,有朝气、年富力强的教学、科研队伍,教师专业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能够开设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专业全部课程。为发挥政治学学科师资优势,培养“专业+国际视野”复合型跨学科人才,政治学专业面向全校开设非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专业的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微专业。

三、培养目标

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是对国际组织的历史、文化、结构和发展趋势等进行全面深入研究,从动态中把握国际组织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为我国参与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咨询建议。当前全球治理体制正处于变革之中,中国急需大量参加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的优秀人才。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微专业培养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世界胸怀,熟悉国际通用规则和规范,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具备专业优势和国际竞争力,能够熟练进行国际事务沟通,参与国际组织管理和规则制定的 “新文科”或“新理科”复合型专业人才

1.系统掌握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人才应具备的国际关系、外交学、国际法、国际组织、世界文明史、公共管理、全球治理、国际战略等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

2.具备熟练运用外语进行外交文书写作和演讲辩论等基本技能,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适应能力,能够在跨文化国际组织环境中进行有效的管理、沟通与合作。

3.掌握国际组织的一般理论知识,熟悉主要国际组织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了解国际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方式及潜在影响,树立全球公民责任意识。

4.全面认识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挑战,理解代表中国在国际组织中任职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现全球领导力的重要路径和方式,增强中国情怀的底色意识。

5.初步学会运用国际关系学、国际法学、外交学等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国际组织参与全球治理活动提出合理的公共政策分析建议。

6.初步具备依据国际组织法及其他国际法规则与惯例,对国际公共事务和危机进行管理的能力。

四、课程设置

1.主要课程:

国际组织概论、国际政治学概论、公共外交概论、国际政治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研究专题、欧洲一体化与欧盟治理研究专题、全球治理研究专题。

2. 课程简介

(1)国际组织概论

主要讲授国际组织的产生、特征、分类、运行机制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国际组织与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互动作用,并剖析了国际组织的危机管理以及国际危机给联合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国际政治学概论

主要讲授内容是国际体系中各个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熟悉国际政治学的专业理论,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方法,加强专业训练,培养专业思维,提高专业素养,并初步具备运用国际政治学的理论方法观察分析国际关系历史与现实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从而为国际政治其它专业课程和方向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3)公共外交概论

系统地介绍公共外交的历史条件、组织体制、资源基础、具体形态以及实践操作等方面基本理论,分析当代中国公共外交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4)国际政治经济学

介绍现代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演变与主要特征,分析国际体系中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关系,将基本理论用于分析当前金融危机、地区性贫困、贸易争端及保护主义等社会政治经济问题,分析跨国公司、发展政策、不平等与依附等现状。

(5)非政府组织研究专题

系统地介绍非政府组织的界定、分类、特征等基本理论,分析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治理、区域治理中的作用,介绍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情况。

(6)欧洲一体化与欧盟治理研究专题

系统而全面地介绍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欧盟的整个发展历程及治理模式。

(7)全球治理研究专题

介绍全球治理的概念、价值、规范和模式等理论,分析全球治理同全球安全、经济全球化、改革联合国和加强全世界法治的关系,以及粮食、环境、安全等全球治理的实践问题。

3. 教学计划进程表


五、修读条件

1. 招生对象应为全校一年级以上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2. 学生须学有余力,主修专业无不及格课程,学分绩点不低于6.7。

打印    收藏
上一条:【教师知识、能力与素养】微专业人才培...
下一条:【国际新闻与传播】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关闭窗口
 
教学要闻
· 省招生考试院领导、学校领导分别检查...
· 省教育厅与我校共同举办“教育数字化...
· 【评建11号】关于公布评建办公室地点...
· 【评建10号】关于开展第二轮教学院部...
· 【评建8号】审核评估评建工作9月份任...
· 外语类专业近五年优秀毕业生典型案例展示
· 理工类专业近五年优秀毕业生典型案例展示
· 文科类专业近五年优秀毕业生典型案例展示
规章制度
· 关于印发《黑龙江大学全日制本科辅修...
· 关于印发《黑龙江大学本科生专修管理...
· 黑龙江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综合评价...
· 黑龙江大学本科生运动员训练和课程考...
· 黑龙江大学大类招生培养实施意见(试行)

总体策划与设计:吴华洋、林靖、田瑜辉、李春源等
系统管理:教务处网络教学科 联系电话:0451-86608133 

版权所有:黑龙江大学教务处 2003-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