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辅修、微专业>>正文
【国别与区域研究】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0-12-01 08:38  

【国别与区域研究】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基本信息

1.专业代码:030202W 专业名称:国别与区域研究   招生时间:2020

2.学科门类:法学 专业分类:文科应用类 所属学院:政府管理学院

3.学制:一年

二、概述

政治学系始建于1999年,2000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3年获得了“政治学理论(含国际政治理论)”的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又获得了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是黑龙江省第一家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政治学系共有三个教研室(国际政治、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分别承担三个专业方向的本科和硕士教学工作,同时也是三个专业分工明确的研究团队。政治学系15位教师均为博士研究生,是一支年龄、学缘结构合理、优势互补,有朝气、年富力强的教学、科研队伍,教师专业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能够开设国别与区域研究专业全部课程。为发挥政治学学科师资优势,培养“专业+国际视野”复合型跨学科人才,政治学专业面向全校开设非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专业的国别与区域研究微专业。

三、培养目标

国别与区域研究是针对特定国家或者区域的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进行的全面深入研究,从动态中把握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形势和主要动向。在“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治理的背景下,开设国别与区域研究专业方向,培养熟知对象国及区域的综合发展情况,具备较高政治思想理论素养、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新文科”或“新理科”复合型专业人才。

1.系统掌握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应具备的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国际法、国际组织、世界经济、全球化、危机管理、中国文化、世界宗教、国际战略等领域的一般基础理论知识。

2.重点掌握美、俄、日、“一带一路”沿线、欧盟、亚太、拉丁美洲、非洲以及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国情和区情。

3.了解国别和区域研究作为新兴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发展状况,熟悉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初步具备综合交叉运用跨学科一般专业知识,直接基于外语文献,对具体的国别和区域问题开展研究的能力,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

4.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了解中外文化差异,具备在国际场合进行跨文化交流、对话、沟通甚至抗衡的交际能力。

5.具有战略思维和家国情怀,充分理解国家利益,深入认识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以及面临的挑战,具备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四、课程设置

1.主要课程

国际政治学概论、欧洲一体化与欧盟治理研究、美国政治与外交、日本政治与外交、俄罗斯政治与外交、发展中国家概况、国际冲突与热点地区研究。

2. 课程简介

(1)国际政治学概论

主要讲授内容是国际体系中各个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熟悉国际政治学的专业理论,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方法,加强专业训练,培养专业思维,提高专业素养,并初步具备运用国际政治学的理论方法观察分析国际关系历史与现实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从而为国际政治其它专业课程和方向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2)国际冲突与热点地区研究

分析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以及国际冲突的原因、表现和对中国的影响,重点介绍东亚、南海、中东等热点地区的政治冲突问题。

(3)发展中国家概况

主要对当代发展中国家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主要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与外交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发展中国家政治。具体包括亚太、拉丁美洲、非洲以及中东地区国家政治等内容。第二部分为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关系。具体包括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国家关系,亚太地区各国、拉丁美洲各国、非洲各国以及中东地区各国对外关系等方面内容。

(4)美国政治与外交

课程分为政治、外交两大角度来考察美国的历史发展轨迹,分析美国是如何成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又是怎样作为霸权国家在全球发挥作用的。课程的框架体系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部分探讨美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征;第二部分分析美国外交政策决策的理论与实践。

(5)日本政治与外交

主要对当代日本政治与外交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日本政治结构和对外关系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日本的政治结构。具体包括日本的政治制度、政党体制、政治参与等内容。第二部分为日本的对外关系。具体包括日美关系、日中关系、日俄关系、日本与东盟国家的关系等方面。

(6)俄罗斯政治与外交

在了解俄罗斯丰厚的历史遗产,认识集体、国家、政权在俄罗斯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的重要影响的基础上讲述当代俄罗斯的国家结构、权力体制、社会政治思潮及政党制度,同时介绍当代俄罗斯外交的全貌,将其外交现实与相关的理论结合,既涉及国家对外政策制订的依据、对外决策机制、对外政策实施的基础,又相对展开对当代俄罗斯对外政策具体内容与对外关系实际状况的论述。

(7)欧洲一体化与欧盟治理研究

讲解洲一体化的进程、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系统而全面地介绍欧盟的整个发展历程及治理模式。

3. 教学计划进程表


五、修读条件

1. 招生对象应为全校一年级以上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2. 学生须学有余力,主修专业无不及格课程,学分绩点不低于6.7。

 

 

打印    收藏
上一条:【国际化工程师】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下一条:【公务员知识与技能】微专业培养方案
关闭窗口
 
教学要闻
· 省招生考试院领导、学校领导分别检查...
· 省教育厅与我校共同举办“教育数字化...
· 【评建11号】关于公布评建办公室地点...
· 【评建10号】关于开展第二轮教学院部...
· 【评建8号】审核评估评建工作9月份任...
· 外语类专业近五年优秀毕业生典型案例展示
· 理工类专业近五年优秀毕业生典型案例展示
· 文科类专业近五年优秀毕业生典型案例展示
规章制度
· 关于印发《黑龙江大学全日制本科辅修...
· 关于印发《黑龙江大学本科生专修管理...
· 黑龙江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综合评价...
· 黑龙江大学本科生运动员训练和课程考...
· 黑龙江大学大类招生培养实施意见(试行)

总体策划与设计:吴华洋、林靖、田瑜辉、李春源等
系统管理:教务处网络教学科 联系电话:0451-86608133 

版权所有:黑龙江大学教务处 2003-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