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教务员关注>>正文
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的通知
2023-12-05 14:38 教务处 

根据教育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教督〔2020〕5号)和《黑龙江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细则(试行)》(黑政教督办〔2023〕5 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意见,为切实加强我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进一步提升学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现将有关事项明确如下:

一、明确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要求

1.论文(设计)组成:封面、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

2.字数要求:

文科类专业:应在10000字以上;

外语类专业: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制定本专业标准,经学院教指委审定后执行;

理工类专业:理论研究、论文类应在8000字以上,设计类应在5000字以上;

艺术类专业:论文或设计说明应在6000字以上;

以上字数均不含附录、致谢部分。

3.文献要求:参考文献不少于20篇,其中近五年文献不少于10篇,学术期刊不少于10篇,外文参考文献原则上不少于5篇。

学校鼓励学院发挥办学主体作用,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制定本单位的毕业论文写作要求,学院要求不得低于学校的统一标准,经学院教指委审定通过后执行。

二、加强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

1.各学院应制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明确指导教师职责和指导篇数,开展论文题目审核,确保题目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

2.为进一步明确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安排和任务要求,选题确定后,指导教师应在毕设系统中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系主任审核后向学生下达,学生应下载任务书,根据任务书要求查阅文献撰写开题报告,完成论文(设计)撰写工作。

3.指导教师应及时帮助学生解决论文(设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教育,杜绝学术不端现象的发生;学生应主动联系指导教师,及时听取指导意见,并将教师指导情况归纳整理形成100字以上指导记录填报至毕设系统,指导记录每两周至少填报1次。

4.各教学单位要做好中期检查组织工作,着重检查学生论文的进度、形式、内容和学术规范等情况,指导教师要及时检查审阅学生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等;学校将对各教学单位中期检查完成情况及发现问题进行通报。

5.学院教学督导应全程跟踪毕业论文工作各个环节的质量,参与毕业论文题目审核,保证选题质量;参与毕业论文答辩与考核,保证答辩质量;查阅指导教师指导记录,保证指导效果。

三、完善毕业论文(设计)评价机制

1.为进一步完善毕业论文(设计)评价机制,严把毕业“出口关”,学校将新增毕业论文(设计)交叉评阅环节,交叉评阅在答辩前由学院组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指导教师对论文答辩稿开展交叉评阅,评阅需给出成绩和评语。

2.各学院应根据学校毕业论文管理办法严格开展答辩资格审核,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成绩低于60分的不得参加答辩,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以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和答辩的情况为依据,并参考学生工作态度和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任务情况。

3.各学院要认真组织好毕业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工作,毕业论文成绩采取百分制,原则上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的成绩占比为3:2:5;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经答辩委员会审定、教学院长核批,报教务处审核后公布。

四、开展校级毕业论文(设计)抽检

1.抽检时间:毕业论文答辩后毕业资格审核前。

2.抽检范围:原则上覆盖学校全部本科专业(含方向、辅修)。

3.抽检方式: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抽检论文名单,送校外专家盲审。

4.结果使用:对于“存在问题毕业论文”,学校将取消该篇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指导教师认定为Ⅳ级教学事故,评阅教师及答辩组成员由学院约谈;计入学院人才培养负面清单,并由学校对学院领导进行质量约谈,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对连续2年均有“存在问题毕业论文”,或比例较高或篇数较多的专业,将在全校范围内予以通报,适当提高其论文抽检比例。

五、改进毕业论文(设计)存档管理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构建节约型校园、环境友好型校园,践行节能减排,积极响应学校“无纸办公”、“无纸通信”,节约打印、复印用纸倡议,学校决定从202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始,论文(设计)档案一律电子化存档,不再打印保存纸质档案,各教学院部应在学年度毕业论文工作完成后统一下载保存5年,纸质答辩材料及优秀毕业论文存档方式和要求不变。

六、规范辅修学位论文管理

学校将进一步规范辅修学位论文管理工作,在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置辅修专业学位论文管理功能,辅修第二专业的同学选题时可切换辅修专业选题,与主修专业同规范、同要求;辅修论文封面页需注明辅修专业+(辅修)字样,“示例:俄语(辅修)”。



教务处联系人:刘一喆        联系电话:86604626

打印    收藏
上一条:关于申报2023-2024学年春季学期实验耗材...
下一条:关于进一步加强实习教学管理的通知
关闭窗口
 
教学要闻
· 省招生考试院领导、学校领导分别检查...
· 省教育厅与我校共同举办“教育数字化...
· 【评建11号】关于公布评建办公室地点...
· 【评建10号】关于开展第二轮教学院部...
· 【评建8号】审核评估评建工作9月份任...
· 外语类专业近五年优秀毕业生典型案例展示
· 理工类专业近五年优秀毕业生典型案例展示
· 文科类专业近五年优秀毕业生典型案例展示
规章制度
· 关于印发《黑龙江大学全日制本科辅修...
· 关于印发《黑龙江大学本科生专修管理...
· 黑龙江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综合评价...
· 黑龙江大学本科生运动员训练和课程考...
· 黑龙江大学大类招生培养实施意见(试行)

总体策划与设计:吴华洋、林靖、田瑜辉、李春源等
系统管理:教务处网络教学科 联系电话:0451-86608133 

版权所有:黑龙江大学教务处 2003-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