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教学要闻>>正文
【线上教学动态】继续云端“战疫”,持续高效教学
2020-03-16 18:45  

继续云端“战疫”,持续高效教学

——黑龙江大学线上教学侧记(三)

线上教学已经开展一周,经过老师与学生的相互磨合、督导与教学团队的相互反馈,目前学校的线上教学工作已经步入正轨。让我们继续看看大家都在做什么吧。

◆◆教学院部篇

“三要三不要”,落实特殊时期线上教学任务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线上教学经验交流

突如其来的疫情将师生在空间上阻隔,但教师的育人职责和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却让我们在屏幕两端相遇。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与手段是教师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面对困难与挑战,全院教师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以“三要三不要”为工作基调,充分准备,潜心研究,全力保证线上教学质量与课堂教学同质实效。

以“三要”为规范,夯实线上教学基础。一要认真准备。以专业为单位做好线上教学准备,包括心理、技术和教学资料等。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各类线上教学技术培训,引导教师克服自身短板,攻坚克难,在最短时间内熟练掌握网络课程技术,以适应疫情防控期间教学需要,确保线上教学建课、备课、开课工作有序开展。二要及时沟通。通过微信群建立教师与教务员、辅导员、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确保各类通知要求能够及时传达与落实。三要掌握要求。教师要严格遵守线上教学时间要求和评价要求,确保线上线下教学标准一样,不打折扣。各专业严格按照教学进度和要求规范进行线上教学管理,并通过在线听课和课后点评等方式保证教学质量。

以“三不要”为制约,重审线上教学纪律。学院进一步向全体教师重申了以“三不要”为主的教学纪律,在思想上强化教师授课育人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一不要在线上教学过程中讨论散布与课程无关的内容;二不要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只是简单翻阅复述课件内容;三不要对教学督导产生抵触情绪。“三不要”在学校疫情防控的关键期再次重申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为维护和稳定教学秩序提供了重要保障。

说明: 1584257588(1)


抗击疫情,法学人在行动

——法学院线上教学经验交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临依然复杂严峻的形势,学生无法如期开学。为了响应教育部的号召,根据学校的部署,坚持“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法学院全力开展疫情防控期间的线上教学工作。

快速反应,组织迅速。2月20日学校发布《2019-2020春季学期本科教学工作安排的通知》,明确线上教学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法学院领导班子立即进行研讨,针对学院课程设置和授课教师现状,制定了《法学院疫情期间工作安排》,成立了法学院抗击疫情的教学领导和服务组织机构。

充分准备,认真备课。组织开设线上教学课程的教师认真学习、认真备课,通过召开线上教学技术讨论会、培训会,就如何在平台建立课程、发布通知、录制课程、发布音视频资料等细节进行认真交流和探讨。老师们认真制定自己的课程计划、使用平台、应急预案等,通过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超星学习通等相关平台和直播软件,多渠道与同学们建立联系,及时对同学们的学业进行指导,对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

确定方案,实施有力。教学管理人员针对每门课程与授课教师逐一沟通,了解其使用的线上教学辅助平台,是否建立与学生互动的微信群、QQ群等即时联络方式,确保线上教学的学生全覆盖。同学们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克服各种困难,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纷纷表示疫情当下,作为法学学子能做的就是要加倍努力学习,才对得起学校的认真组织,才对得起老师们的精心备课。做到努力学习,早日成才,报效祖国。


迎“疫”而上,不忘初心,俄语人在坚守

——俄语学院线上教学经验交流

2020年的新学期“姗姗来迟”,新冠病毒阻挡了同学们返校的脚步,但停课不停学,俄语学院线上教学于3月9日如期与同学们见面。

砥砺前行,完成由教师到“主播”的转变在得知学校即将开展线上教学后,俄语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便积极准备运行预案、共享资料。老师们不仅在学院内部相互学习,还与全国各地的俄语教互通有无、互相学习。在接到正式通知后,学院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务处举办的各种线上教学培训,解决线上教学技术难题;教师打破地域限制集体备课,确定教学进度安排和教学内容,分享教学心得;根据课程特点,结合教务处推荐,选定授课平台,制定备选方案;选择优质网上教学资源,精心制作适合网上教学的PPT。

学生中心,彰显教育者的大爱从3月2日开始,学院通过网上平台开始线上预习活动,组建“钉钉”班级群,制定每日打卡预习计划,并通过年级大会和微信群通知等多种方式提前告知学生做好开学准备。老师们通过各种网络资源下载相关教材及教辅资料并发送给学生,指导学生及时阅读学习。

抗击疫情,尽显俄语人的家国情怀线上教学,老师们不忘将思政教育带入课堂,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的家国情怀!我院青年教师徐睿通过自己作为志愿者参加“中国防疫翻译小组”的工作经历,激励同学们学好专业,为国奉献。防疫翻译小组每个时段都有志愿者坚守,确保第一时间提供翻译帮助,这也是俄语人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做的贡献。

相信雾霾终将散去,我们必将带着满满的收获重回渴望的课堂。俄语学院的老师们一定会和同学们一起克服困难,保证本学期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转变方式,更新理念,升华职业信仰

——教育科学研究院线上教学经验交流

按照教育部、教育厅和学校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教育科学研究院迅速反应,明确特殊时期开展线上教学应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教育教学方法手段更新,加强线上课程设计与线上教学管理,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做到停课不停学。

高度重视,确保线上教学工作如期顺利开展。学院领导第一时间商定线上教学方案,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引导教师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坚定应对疫情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使命感与自信心;同时,教学、学工、行政密切合作,通力配合,通过QQ群、微信、钉钉等建立师生沟通平台,为线上教学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更新理念,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特殊时期的线上教学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全院教师群策群力,围绕教学平台、教学形式、学习形式和管理模式等开展讨论、交流;积极参加超星尔雅、智慧树、中国大学MOOC等优质在线课程平台的使用培训,做好教学设计,合理规划教学时间;针对课程内容开展课程思政,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更新理念,努力创新线上教学形式,确保线上教学质量和效果。

演练反思,提升线上教育教学效能。为了保证线上教学效果,全体教师不断开展线上教学课堂试验和调试,不断适应线上教学形式;教师在线下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优化线上教学程序和设计,促进教师专业技能、专业素养的快速提升。

发挥优势,做好学生思政教育、心理疏导。依托教育学、应用心理学的专业优势,在疫情期间积极服务社会,专业教师还在线上教学之余,利用业余时间,加强疫情特殊时期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使学生以更加积极的状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中来。


 

共克时艰,迎难而上,线上共续“兰台”之约

——信息管理学院线上教学经验交流

信息管理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开展线上教学的要求,妥善落实新学期线上教学任务,把工作做到实处。

提前准备,集思广益。学院在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召开专业教学会议,提前布置线上教学任务;会上就目前国内较适宜的线上教学平台使用情况与适用课程进行深入分析,针对当前我国档案学课程在线资源极度缺乏的现状,不等不靠,积极进行自我筹备,为线上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典型引路,注重细节。发挥专业团队中倪丽娟教授和任越教授在国家精品课程、省一流课程建设中的教学引领示范作用,充分借鉴已有线上课程经验,确定以学生为本,在满足专业授课要求、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不增加学生多个平台使用负担为原则,制定专业在线教学平台(腾讯会议+超星学习通)使用及教学资源规划的最优方案。

提前演练,有备无患。线上授课正式开始前一周,专业团队利用超星学习通、腾讯会议等平台,制作提升学生学习热情的专题视频,模拟授课演练,在锻炼实战能力、增强教师自信的同时,沟通了师生的情感,进一步证实了方案的可行性与科学性。

不忘初心,倾情投入。学院教师全力投入,家住外地的新入职教师朱天梅老师为了讲好自己本学期课程,提早准备,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自行录制了五十余段音视频,在平台中上传了包括图片、音视频、电子书等多达百余条资源,并随时与专业团队分享自己的经验,受到专业师生、督导的广泛赞誉。

特殊时期的特殊教学方式虽然来得突然,但信息管理学院教师注重质量,同心协力以精彩的线上教学与学生共续“兰台之约”。


◆◆教师篇

新闻传播学院郑亚楠教授:

本学期我讲授《外国新闻传播史》,该门课程采取线上教学的难度一方面在于听课对象是初次接触外国媒介史的认知型学生,他们的世界史知识存储有限;另一方面是网络授课虚拟环境的可控性差。因此,我设计的教学原则是“认知+基础+探究+共享=协同”。我的课程有5个互动点:一是课前五分钟播放校歌整理上课情绪;二是在课程说明中与同学进行对话;三是组织助课团成员发言,介绍网上教材的链接与使用;四是讲解典型时与同学进行对话;五是通过布置作业,让同学查阅文献并设计成微博标签、写出短评。

对于很多教师遇到的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我有几点体会想跟大家分享:通过提前营造上课氛围,调整学生早晨不起、晚上不睡、整天刷屏的假期模式;通过给全体学生写信、拍摄小视频、组成助课团的方式,引领学生学习;通过群内公告、提前发放PPT、进行全真状态线上测试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几次课后我发现,想开好线上教学,要选取简便易行切适合自己的平台工具,要遵循互联网开放、共享的规律做好准备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懂得被互联网重构的知识生产过程,它的要求不是低了,而是更高了!

中法学院祝洪章教授:

线上教学开始前,我在“学习通”上下发了“关于授课形式和本课程预期成绩”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对我设计的授课形式比较满意,近80%的同学将学习成绩设定为80分以上。按照惯例,我在课前招募了课程助教,并要求学生提前进行分组。每次课前,同学们都能够在平台上有序的签到。课中,我通过平台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学生随时交流、答疑;随机下发当堂测试,除个别学生因网络卡顿未及时提交外,大多数学生完成了测试且一半以上取得了8-10分的好成绩;围绕课程知识点在平台发起讨论,同学们踊跃参与。课后,我对出勤、讨论和测试的情况进行总结并发布在班级微信群,督促学生学习;对旷课的同学和学习进度没有达到要求的个别同学进行提醒和警告。

学生们线上学习的自律和有序的状态给了我充分的信心,我相信在这个需要大家携手共渡难关的时期,我们一定会克服困难,在线上学习中共同成长、进步!

生命科学学院赵辉教授:

课堂教学改为线上教学,使得本学期的教学准备和授课方式也与以往完全不同。我根据线上教学的要求,重新修订了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周历、教案、PPT等教学文件;开发了适合网上教学的新资源;为每次网课都准备了课后总结、复习题、课堂小测、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及专业视频等。为了熟练使用线上教学平台,在自己认真钻研的同时,课程组成员建立了“线上教学交流群”,同时邀请学院精通技术的老师作为指导。除此之外,还注重将“课程思政”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第一周线上教学比较顺利,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课堂测试、课后作业安排的比较合理,学习通和QQ群相互配合、速课录制内容也得到了同行的认可。通过线上教学的准备和实施,学到了很多线上新的方法与手段,对我影响很大,复课后我可能会尝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孙阎教授: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全国教师推到了“主播”的位置。我在接到线上教学任务后,主动学习各种软件并多次与学生进行模拟教学。在探索不同的授课方式后决定采用“钉钉直播+在线课程资料+下课前互动”的模式,同时利用微信群向学生发布通知。我建立网上签到制度,及时联系没有出勤的学生并时时监督。精心设计《植物学》课程内容,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堂笔记。每次下课前10分钟通过与学生连麦或视频会议的形式进行互动,并根据讲授内容布置课后习题,要求学生规定时间内解答并和笔记一起提交至钉钉作业,通过批阅学生作业跟踪评价学生听课效果。几次课后,学生和听课老师的反馈都非常好,达到了教学的预期目标。

在特殊时期,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与讲授知识同样重要。作为任课教师,要设计好每一堂课,借助熟悉的平台开展引导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赵延新老师:

为了做好此次线上教学,在开课前我将电子教材发布到课程资料里供学生下载,首先确保学生书可看。其次,也是我耗费精力最多的录像装备的测试及方式选择,这看似简单的环节却需要反复的测试及诸多角度的考虑。每次课前我都会让学生进行签到,在课程中与学生进行讨论,下课后布置调查问卷和课后作业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此次线上教学的尝试,感受到其最大优势是让学生有了自主学习和反复学习的机会。教师的线上教学资料是学生最好的复习资料,线上教学平台具有的回放功能和在线测评功能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于我的力学课程而言,线上教学是一种可以保证学习质量的教学形式。

◆◆学生篇

哲学学院2018级哲学专业郝星宇: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通过网络线上课程的学习,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但是我想,通过网络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的不仅只是网络带给了我们生活上的便利,更多的是,通过网络教学促进了我们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加深了我们之间的感情。虽然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寸步难行,心情焦急,但老师们的叮咛和祝福又让我们心里充满了希望,一句“期待与你们的相见”让每个人的心中都涌满了暖流。寒冬不会永驻,温暖的春天总会如期而至,让我们为仍然战斗在抗疫一线的人们致敬,为他们送上真挚的祝福,同时也让我们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强化自律意识,把握网络学习机会,师生共同努力上好每一堂课。

说明: 2050689254   说明: 1281090083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2017级历史学1班吴启芳:

2020年的寒假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寒假,由于疫情,我们被迫待在家中。停课不停学,梦想不延期,在家的我并不想浪费这宝贵的时间,于是向老师及学姐们请教了历史学考研相关事宜,查看了许多经验帖,发现英语才是历史学专业最拉开分数的一门课,在网上购买一套最适合自己的考研英语资料后,便开始了考研复习。每天早起背单词,唤醒自己一天的学习热情,看网课、记笔记、精读文章,通过学院老师们在网上上传的书籍和课件,学习考研历史专业课知识,对自己的知识查缺补漏,提前预习每门课程,就这样开始一天的学习旅程。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待到春暖花开,冰雪消融,疫情结束,我会在黑大校园更努力地学习,实现自己的目标。

说明: 647179681587177996   说明: 746147725049947251

数学科学学院杨旭:

时间飞逝,新学期的序幕缓缓拉开,为了响应学校“停课不停学、质量不降低”的目标,我已经开始进行线上学习。同时,身为班长的我也号召自己班的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自觉自律开始学习生活。加油,奥利给!我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大致的课前预习,课上记好笔记,有不会的知识点,敢于乐于向老师提问,提高课堂效率。我还注重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多听一听同学们的提议想法,汲取百家之长。我认真独立完成好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勤思考,多动笔。我调整学习模式,改善学习心态,即使上网课,依旧要以最好的状态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在家学习,有效防止疫情再次扩散,有效帮助知识传播,期待一下,待胜此疫,与尔重逢!

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17班曹志欣:

通过线上学习,我总结一些心得方法,分享给同学们,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帮助大家更快地适应老师们的教学节奏,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我上课前积极预习,上课时认真听讲,同时记录笔记,下课后及时复习,做思维导图,来收集启发点和疑问点,发现问题后积极思考,与老师同学在群里进行讨论。通过线上学习,我感受到正确高效且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往往可以事半功倍。学习应当持之以恒,在家里进行线上学习时,应该自我约束,养成好的网络听课习惯。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要牢记这四点:自律、坚持、行动、思考。走出舒适区,该努力的年纪不要只顾潇洒,应该努力成就最好的自己!

兴安龙江,山高水长,巍巍上庠,气象泱泱。回顾线上教学这段时间,既有困难险阻,也有惊喜感慨。疫情当前,是一道险阻,更是一次挑战。期待春意盎然时,你我已在云端充满电,在校园里继续勾勒青春的篇章。(教务处供稿)

打印    收藏
上一条:【线上教学动态】教学不停歇,线上亦精彩
下一条:【线上教学动态】本科线上教学运行第一...
关闭窗口
 
教学要闻
· 省招生考试院领导、学校领导分别检查...
· 省教育厅与我校共同举办“教育数字化...
· 【评建11号】关于公布评建办公室地点...
· 【评建10号】关于开展第二轮教学院部...
· 【评建8号】审核评估评建工作9月份任...
· 外语类专业近五年优秀毕业生典型案例展示
· 理工类专业近五年优秀毕业生典型案例展示
· 文科类专业近五年优秀毕业生典型案例展示
规章制度
· 关于印发《黑龙江大学全日制本科辅修...
· 关于印发《黑龙江大学本科生专修管理...
· 黑龙江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综合评价...
· 黑龙江大学本科生运动员训练和课程考...
· 黑龙江大学大类招生培养实施意见(试行)

总体策划与设计:吴华洋、林靖、田瑜辉、李春源等
系统管理:教务处网络教学科 联系电话:0451-86608133 

版权所有:黑龙江大学教务处 2003-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