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1.专业代码:040102W 专业名称:教育学基础 招生时间:2020
2.学科门类:教育学 专业分类:文科基础类 所属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
3.学制:一年
二、概述
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前身是1988年成立的黑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和2001年成立的应用心理学研究所。2003年5月,高等教育研究所与应用心理研究所合并成立教育学院,设有教育学与应用心理学两个专业。教育学专业具有教育学硕士一级学科授予权与教育硕士(教育管理)专业学位授予权,已建成“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质量研究基地”。教育学专业拥有一支素质高、科研能力强、梯队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专业教师均来自国内名校,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科学合理,研究方向基本覆盖教育科学各领域。
教育学专业依托黑龙江大学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实力深厚的优势条件,依托黑龙江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既有优势,根据社会对教育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熟悉我国教育政策与法规,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新能力,能在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及培训机构从事教育学学科的教学、研究及教育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多年来,学院立足龙江,面向全国,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科研院所、大中企业、公检法司等企事业单位输送了千余名教育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
我院现面向全校开设“教育学基础”微专业,旨在助力于提升黑龙江大学的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道德氛围及实践能力,促进学校人文素质的提升,并进一步拓宽非教育学类专业的升学、就业渠道。
三、培养目标
1.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通晓中外教育史知识,熟悉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际国内教育改革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了解教育科学的理论前沿和中国教育发展与改革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2.初步形成从事教育学理论研究、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基本的教育科学思维方式和专业综合素质;
3.为非教育学类专业学生未来选择教育学专业领域的升学、就业提供专业支持。
四、课程设置
1.主要课程
教育通论、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学校课程与教学、教育管理、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2. 课程简介
(1)教育通论
教育通论内容主要包括:绪论 、教育现象及其特性 、教育的发展、社会发展与教育、人的发展与教育、教育活动与教育目的、教师与学生、教育管理体制与制度、课程、教学、学校管理、教育研究动态、教育的未来展望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与掌握教育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知晓教育科学的体系框架;了解教育学科中的普遍问题和一般原理,为学生学好其他专业知识或课程,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和思想基础。具体来说,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努力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了解和掌握教育学这一学科的相关概念、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初步熟悉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内容体系、发展态势;培养学生认识教育问题、分析教育现象、洞悉教育规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养成专业学习的习惯和初步形成专业自主学习的能力。
(2)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是研究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状况、历史发展线索和规律的学科。时限从原始社会教育产生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前,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界,分为古代和近代两大阶段,共十四章。内容上又可分为教育制度史和教育思想史两大部分。教育制度史讲文教政策、教育体制、各类学校设置、教学和管理制度,古代还有与教育密切相关的选士制度。教育思想史是讲历代著名教育家、或者是教育名篇名著中的教育思想理论。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意识,了解中国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线索及规律,把握中国教育的传统。借鉴历史上有用的制度、措施和思想观念,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更好地为现实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服务,同时扩充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
(3)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主要介绍西方教育制度的变迁,以及西方历史上教育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理论。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外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世界教育的发展规律,掌握正确分析评价教育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能力与方法,以期达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分析、研究国外各个历史时期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实际状况和发生、发展进程,总结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探讨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解决当代教育问题提供启示与借鉴,并预示教育发展的方向。
(4)普通心理学
本课程主要讲述普通心理学概论,心理过程中的认知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过程、意志过程以及注意;个性心理中的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等)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心理学有一个正确的科学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普通心理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点,掌握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为其他分科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为将来从事教育相关工作做好理论上的准备。
(5)学校课程与教学
该课程涵盖关于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内容,提供基于课程与教学理论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及全球化视野的指导课程与教学活动的全面系统的基本性原则和方法。具体内容包括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课程与教学论的产生与发展、课程研制原理、课程设计与规划、课程组织、课程实施、教学活动,教学组织形式、课程与教学评价等内容。本课程立足于使学生掌握有关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形成研究课程与教学问题的理论思维以及实践操作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课程与教学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与解释。
(6)教育管理学
该课程以“教育管理”为主线,分别从宏观的教育行政和微观的学校管理两条路径展开,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管理学概述、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其流派、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组织机构、教育法律与教育管理、教育经费管理、教学管理、学校效能与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方法、学校领导等方面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视角把握教育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框架,使学生产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与愿望,初步形成对教育管理领域的热点、焦点问题的探究意识。了解和把握当前教育管理领域发展和改革的前沿动态,增强学生反思、质疑、批判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并拓宽其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视野,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未来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7)教育心理学
课程内容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学习理论)、认知学习心理、技能形成心理、品德形成心理、影响学习过程的各种因素等,要求学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体系和结构,要求学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理解并能评述有关理论流派的观点,能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和理论对教学实践中的现象作出分析、解释和评论。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目标是要使学生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有概略的了解,对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初步的认识,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有整体的把握,全面掌握学生发展、学生差异、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习与教学评估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同时要使学生能够初步形成进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能力,并能将学习的理论知识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指导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
(8)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一门方法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本课程的教学注重实践环节,要求学生高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主动参加教育科研实践,并在教育科研实践中,运用所学的内容,结合教育实践情境,进行教育科研的选题、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实际操作,提高运用教育科研方法的能力。在结构上,本课程主要包括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教育研究的选题与研究设计、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结果的整理分析与呈现四部分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教育研究的基础知识和一般原理,系统掌握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基本程序与规范和主要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意识及勇于探索创新、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使学生了解和把握当前教育改革的信息,并初步具备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
3. 教学计划进程表

五、修读条件
1. 招生对象应为全校一年级以上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2. 学生须学有余力,主修专业无不及格课程,学分绩点不低于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