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为了总结展示我校教材建设取得的建设成果,表彰奖励优秀教材和对教材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带动我校教材质量水平整体提升,学校现组织开展首届校级优秀教材评选暨省级优秀教材遴选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奖项设置
优秀教材每四年评选一次,一般安排在省级优秀教材评选之前进行。优秀教材分为一等奖和二等奖,由学校颁发获奖证书,对获得一等奖的教材,学校将择优推荐参加省级优秀教材的评选。
二、评选范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版权页的出版日期为准)国内初版、修订或重印,正在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含科研院所)本科研究生教学活动中使用的教材。包括纸质教材、数字教材等。
各类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学术专著、教学参考书、教辅用书、培训类教材,译自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版教材的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引进的国外教材(含翻译教材),与教材配套的图册和活动手册等不参与本次评选。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以下简称“马工程重点教材”)首席专家或主编所主编的、与马工程重点教材名称或内容基本相同的教材不参加本次评选。曾以教学或科研成果等形式获得国家级奖励的教材不参加本次评选。
三、参评条件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教材始终,体现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2.准确阐述本学科专业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结构设计合理,选材恰当准确。注重及时体现学科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学科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及时修订完善。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充分反映相关学科专业发展的新成果,充分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3.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体现先进教育理念,适应高等学校(含科研院所)多样化人才培养类型需求,反映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教学改革最新成果,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4.内容编排科学合理,文字准确流畅,符合规范化要求,插图质量高,图文配合得当,版式设计专业,装帧印刷美观。
5.选用范围广,师生认可度高。原则上经过2年以上(含2年)教育教学实践检验(同一种教材不同版次的使用时间可累计计算),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具有显著成效。
6.社会评价良好,未出现造成不良影响的事故,未出现质量抽查不合格情况。编写人员无违法违纪记录或师德师风问题。
四、申报方式和要求
1.教材作者自愿申报,教师向所在单位提交申报材料,经学院审核签字后报送教务处,学校成立评审委员会,负责校级优秀教材评选和省级优秀教材遴选推荐工作。
2.申报可选择“单本”或“全册”两种申报类型,不受理系列教材申报。全册教材(相同书名的上下册、1-n册)可选择“全册”申报类型,也可选择“单本”申报类型。若选择“全册”类型申报,须所有单册全部符合申报要求,申报时占用一个名额。
3.同一主编、副主编或第一作者编写的名称或内容基本相同的教材只能申报一项。对于同时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或研究生教育的教材,须择一申报,不得重复申报。
4.马工程重点教材不占用各学校推荐名额,不参与省级教材评选,由编写出版单位会同第一首席专家(第一主编)直接向全省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评审委员会提交申报材料。
5.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材等以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编写的教材,申报国家级优秀教材评选需同时报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翻译版本。
五、材料要求
(一)纸质材料
1.黑龙江大学优秀教材申报推荐评审表及其附件材料(2-6)装订成册(一式五份);
2.最新版次印次的样书1本(如纸质教材附带数字资源的,需提供全部数字资源光盘或实际销售的载体1份);
3.黑龙江大学优秀教材评选汇总表(一式一份);
上述纸质材料装入厚牛皮纸袋,封面为《评审表》首页,贴于纸袋正面。
(二)电子文档
推荐表及其附件材料(1-6)的扫描版本(合并为一份PDF格式文件),电子文档名称为“推荐表-申报人姓名”; 推荐汇总表电子文档,电子文档名称为“汇总表-申报人姓名”。
材料接收截止时间:2020年12月4日,逾期不再受理。
材料接收地点:教务处教学建设科,主楼C座304办公室。电子文档发送至2020039@hlju.edu.cn,电子文档也可提交光盘或现场拷贝。
联系人:徐苗苗、唐维一,联系电话:86608480。
教务处
2020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