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线上教学案例分享
一、案例概述
课程名称:国际金融A
主讲教师: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祝洪章
授课对象:2018级国贸本科专业学生。
基本情况:本课程是金融学、国际贸易、经济学等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讲授外汇、汇率、汇率制度、国际账户、国际金融市场、外汇市场交易与外汇风险管理、国际货币体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理论,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理论与方法对国际金融领域的政策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和评价。
在线教学主要特色:①“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评价”为特征的“学生中心”导向。通过学生自主提出预期分数(目标)、形成自治型学习团队、学生和小组互评、自我反思(结果达成)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突出“学生中心”基本原则。②立体化、多元化线上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通过教学直播、主讲教师MOOC平台视频知识点教学、教学PPT、章节测试、课程作业、课堂提问和测试、辅助资料、发帖讨论、教学答疑以及丰富的教学素材和方法,结合学生“自治型学习团队”建设,引导学生完成知识学习到内化与运用的完整过程。③网格状的“高比例形成性成绩”评价方式。课程提供了8-9种形式的形成性成绩评价方式,学生过程考核成绩占比为80%,形成了网格状形成性成绩评价体系,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挑战度”。
二、在线教学设计
课程采用“腾讯会议直播+MOOC平台教学+学习通APP”的复合线上教学模式。以第1次课为例简单介绍在线教学设计:

1.知 识 点
2.主要教学内容。腾讯会议直播讲授知识点要点和数据检索任务;优课联盟学习知识点视频(主讲教师自主建设的课程);按照布置的外汇汇率数据检索任务进行网站查询、表格下载和作图;学习通提交任务作业;返回腾讯会议提问、讨论、参与答疑;进行学习通10分钟课堂知识点内容测试。
3.教学方式方法。(1)线上教学工具:腾讯会议/优课联盟/学习通APP。(2)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提问/测验/调查问卷。具体流程如下:学生提前熟悉课程学习方式、考核方式;学生提前进行分组,选出组长,确定小组活动规则;在学习通APP上提交“我对课程的希望和我的预期课程成绩”问卷;主讲教师通过腾讯会议直播讲授知识点要点和布置数据检索任务;学生通过优课联盟平台与主讲教师共同学习第一讲1-4知识点;教师通过腾讯会议在线进行课堂提问,与学生讨论、答疑;教师通过学习通APP开展课堂小测、课堂效果反馈投票。
4.作业、辅导答疑安排。在学习平台提交“我对这门课的希望和我的课程预期成绩”调查问卷;登录学习平台观看线上“导读及方法视频”、“第一讲1-4知识点视频”;登录国家外汇交易中心网站了解外汇基础知识,完成数据检索和做图表任务;总结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学习反思。


三、在线教学实施
充分利用主讲教师自主MOOC课程(优课联盟)、超星“学习通”APP、腾讯会议、微信等多个平台开展丰富的线上学习活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率。如:利用“学习通”进行点名、测试、提问、投票、问卷调查;利用学校自主学习平台开展“元认知”调查、PBL项目研讨;利用微信答疑和组织教学活动;利用腾讯会议进行课程知识难点讲解、课堂提问;利用优课联盟MOOC平台学习知识点、进行阶段测试、开展综合讨论等。课程考核包括理论课部分和实训课部分,成绩占比分别为80%和20%,形成性成绩占总成绩的80%。每次线上课程结束后,主讲教师都会对线上授课大家出勤、讨论和测试的情况进行总结,并发布在班级微信群里,也会定期对在优课联盟平台上视频知识点学习进度落后的同学通过私信进行提醒。



四、在线教学成效
在本学期线上教学中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在线上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回答教师提问;能够按照课程要求完成在优课联盟平台的视频知识点学习和单元测试任务;对每堂课的课堂测试或者课堂上布置的数据查询、数据处理、计算练习等作业能够认真完成;在微信群、优课联盟平台上与老师积极互动交流。

五、在线教学反思
在本学期教学开始前,我就按照惯例招募了课程助教,并要求学生分组,然后分别建立了微信群以便随时沟通。课程助教与学习小组的组长们在协助主讲教师组织教学中认真负责,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强,体现出了很好地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沟通能力。线上学习时,绝大部分同学们态度认真、努力,在参与讨论和表达个人观点方面表现出了比线下教学时更强的主动性,这充分体现了线上教学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优越性,发挥了信息技术提高交流效率的功能和作用,辅助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线上教学新颖、多元教学形式的良好接受度和教学参与度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和信心,未来我会进一步反思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教学模式,争取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线上学习的自律、有序状态给我充分的信心,我相信在这个需要大家携手共渡难关的时期,我们一定会克服困难,在线上学习中共同成长、进步!